藝術是很主觀的。且不論真偽,價值和價格往往因人而異。因為看到了大型裝置藝術〝撞牆〞—『99隻狼集體往一面透明的牆撞去』的平面廣告,因緣既會之下,我於是提早參觀了蔡國強的作品。

此前對他不甚了解,只知道是用火藥爆破的方式傳達他對美的感受。看展後,可以説對這號藝術家有點認識,也對他的創作背後的想法多了些理解。  

**字,我喜歡他的字。每幅品後他幾乎都會落款:作品名、簽名、日期與地點。其中四川水泥造象中,蔡用黑色簽字筆中英記錄了創作的過程。他的中文字好,英文字也寫得好看極了。

**就像煙火表演,他的裝置藝術也給我大氣的感覺—不合時宜二之九頭被弓箭射得體無完膚的老虎。他説到,英雄的定義在每個時代背景下的定義都不同,古代時武松打虎是英雄,而現今老虎已近絕跡,再濫殺老虎只會落得虐殺動物的臭名。我很認同的是,凡事無關絕對的是非對錯,而是因時因地置宜才是上策。

**吸引我的撞牆,背後的創作理念也是很讓人可以不斷地咀嚼回想的:這一大群狼彷彿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其間有著一道突破不了的困難與障礙使牠們一一地挫敗。他問,如果這項挑戰不是看不見的牆,這群狼仍會如此前撲後繼嗎?在狼群間繞來繞去時我感受到這麼一群巨大數目的狼,他們上前飛奔的能量⋯聰明的狼,在面對這面透明的牆時,到底是堅持還是無知呢?

**殘船與白瓷:當我登高一看這幅景象,破碎的白瓷彷彿一片白沙,而船破舊地不再能使用,定晴一看還能見著觀音像。我好像看到當年越過黑水溝的先民⋯這個作品又是另一種巨大的、無用的數大的美。我説它無用,因為大船破了,無法航行;無數的瓷破了,不能再使用。經過這艘大船時,得以細看作品的呈現:其實它是很有序的:船、舖上白瓷、再將觀音像一一地錯置於不同的角落。我想像這裝箱運送重現的經過,一次又一次,在世界各處。後來,在螢幕上看到這個作品的發想與它在世界各地展示時,不同國家的工作人員建置這個作品的過程⋯我又想,那麼還有什麼是我想不到的幕後點滴?

**四川的泥像,每個人物都很逼真:因為他們的表情、比例和動作。我看著他們彈珠做的眼神時,都好像感受到了他們的痛苦與無奈。有個小孩甚至沒有彈珠/眼睛,我的體會時,他哭到淚眼模糊了⋯多讓人心酸啊。

**2樓的展場,就是以火藥創作、爆破藝術和書報報導為主的設計。對於他能想到利用鄰居的炸藥作為創作的媒介,我覺得這是他的創意之一。讓我也開眼界的是他利用火藥作畫的過程吧:雖然畫畫的過程並沒有少,但是需要各種型式的切片和利用火藥上色的前置作業卻是這樣創作類型最耗時與工的部分;在點燃引線的那一刻,沒有人知道結果會是如何。這樣的即興,很對我的tone!

**在他的平面作品中,大量地使用宇宙、外星人的概念。他説,這是跳脫出東方師法西方二元對立的好法子,想到這裡,認為藝術實現了他對宇宙的嚮往也提升了自己,讓他感到好輕鬆!除了留日時期的隕石洞外,我還喜歡另一個人體的解剖圖:共三幅。我得説,字是這個作品的靈魂,而其中對人體、穴位、中藥等小宇宙的觀察又呼應了他對大宇宙的好奇。在展示的個人收藏中,有三個小火柴盒,其上用黑色硬筆畫滿了山水,寫了字給我的印象也很深。一直以來,我也是喜歡手寫感動的人。這三個小火柴盒,好像是他父親的作品吧。對於他父親畫虎的作品,蔡國強說中國藝術利用觀者移動的方式讓作者說故事是東方文化藝術中很特別的手法。(這一點我可能記得不太對,但覺得似懂不懂。)

**其他於世界各地所做的爆破藝術作品,只能在錄影中回顧。這樣的創作方式,給我一閃即逝的嘆息。若不身臨其境,那聲光效果又怎是錄影所能表達的?當然,錄影觀賞又給我不在場的第三人視角,自己既不是現場看戲的人,也和播戲的無關。如果我有一堆火藥,我會如何利用色彩、效果和音效帶給觀者感動呢?在下一發火藥發射前,要如何不搶前一發彈藥的戲;要怎麼讓他們一氣呵成與當地的建物彷彿合為一的流暢⋯真是愈來愈佩服導演了。

 

 

我看到比我想像中的更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World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