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上了一堂自行車的課,很是有意思!!附上Glossory與環法自行車賽等簡單的整理表。

術語:

strip stream 擋風車形,二線車手在前擋風阻,一線車手跟車

wind drag 風阻

endurance and strength 耐力與肌力

chase and run 追跑活動

jersey 排汗衣

車結構:(才知道原來自行車裡的學問真的不少,所以明白高單價不是沒有原因的)

frame/車身架構。巨大的工廠主要就是產這個部份哪﹗所以一部Giant可是聯合國來著!

suspension/避震器:mountain bike 才需要,可以吸收越野時的壓力。

fork: 與suspension相同位置,只不過它在road bike上頭,因為公路車不需要避震來著,反而要高胎壓來幫助力度。

wheel/車輪

rim/車輪邊緣

spoke/車幅

hub/車輪中心

pedal/踏板

handle bar/車頭握把部份

stem/連結握把與車身

rear detrailer 後變速器

以上是glossory。車身多半大小固定,所以配合的road bike車輪大小一定,與road bike不同的是,road bike的車輪較窄,胎壓110磅/mtbike約60磅/而汽車車胎一般約35磅而已哩;數字愈高,輪胎愈硬!

如何騎車也有很有的學問:首先座墊很窄又很硬,主要是減少軟墊所分散的力度,且騎車時是將體力分散於踏板、握把、(記得有第三個地方,忘了!!)所以坐姿的機會不多。而坐著時,通常也要縮著肚子,運用大腿的力量才能避免『燒檔』。而也因此,體塑是非常有效的!通常騎腳踏車的人,小腿可細、精實地咧﹗

沒有「卡凍」,一來是美觀,二來重量,三來安全性的考量。在顛簸的路面上,要是它掉了,在轉彎時很容易發生危險。

 

安全也是很重要的。我想不管學什麼運動,最好都能先學習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到運動傷害。由於希望達到人車一體的境界,所以有專門的腳踏車鞋卡入特規的踏板中,平時就應練習鬆開卡楯的方式,讓它變成自然而然的反射動作,當發生危險時,就能不加思索地反應。這種特殊功能的鞋子,也要4,000來塊呢。

 

 

item\bike

mountain

road

gear

為了越野,所需的配件較多

變速器為大宗

weight

較重

為了速度,超輕量最好

skill

體力

體力和所需的技能較多(如何攻擊、抵禦和團隊合作)

shoes

腳板處較寬,且底較厚。走路時像企鵝。

較瘦長美觀。底板全硬。不過不是為了走路用嘛,所以走路時的舒適度就不在考量中了。

 

此外我們還聊及全世界有名的環法自行車賽。顧名思義,就是環法國一週,其中有不少知名的高山。Lance Armstrong就拿了好幾次的冠軍。後來在他抗癌期間,成立了Live Strong基金會,就以黃色手環為標記。黃色,是環法車賽中冠軍隊伍所著的黃衫,於是成為環法的代表色。(環義賽則是粉紅色,有意思吧!顏色的用途。)環法賽每站(stage)都會有個冠軍,而全賽程中又會依時數計總冠軍。所以說,要平均地分配自己的體能,一個總冠軍未必拿過每站冠軍!鹿死誰手可要到最後才能見真章!(好有人生意境啊)另外,King of Mountain 著紅點衫。

騎單車是一種閉鎖性的活動,身體的重量可以平均分配。對膝蓋的衝擊力不似馬拉松等跑步運動來得激烈。

以後看自行車賽就不會一頭霧水啦。擁有愈多的背景知識,就能看見更多別人看不到的美!!而且可以進一步問深入的問題囉!學、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World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