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是大學時代的朋友。當時我們都住三舍,和她認識在宿舍的讀書教室裡,她坐在我旁邊。那天我正準備經濟小考,剛好她也在,我本著有人就問的態度,她被搭訕後,我們倆就聊了起來,友誼至今。謝天﹗

現在一年見個一兩次面,我想我們都有好朋友即使不見面也明白關心都在的默契。還是老樣子,多數時候都是我講,她聽。這次在官邸裡聊的主題有兩個:關懷與快樂。


:你快樂嗎:

這陣子我明白我所謂的多彩多姿的人生,是因為我的心攀附了許多的外物/外務,以為情緒要有大振幅的起落,這趟人生的雲霄飛車才有〞意義〞。所以不斷地找活忙碌。一旦停下來,人就茫然了,能量就像顆洩氣的氣球。就在某天,走路時(?)我想到,單純地為了活著,為了呼吸而喜悅⋯因為我還在往這個方向前進,還不是處於這種狀態,所以說不上快不快樂。但是有這個發現是讓我振奮的﹗

軒說的快樂就是沒有煩惱,各方面的沒有煩惱,其實也就是看事情的角度。我附議,也就是有智慧就快樂了。她說自己也隱約地有會愈來愈快樂的信心 說到她的博士班課程,因為她發心護持,所以博士班的課程其實就是個工具罷了。她體會到只要發心的方向正確,其他自然會水到渠成,這我明白 至於各行各業裡都有黑暗面,博士的將來也是有許多〞身不由己〞,這些快不快樂,還是取決於看事情的角度和動機。

怎麼和不喜歡的人相處的好,也是個學問。雖然我現在可以不喜歡就躲開,(她說這很好啊)我倒認同她說最終還是希望可以看到每個人就像看到好朋友一樣親切,一樣相處。記得聽過〞沒有不能原諒的人,事〞,還是可以不喜歡,不過很快地讓這情緒過去,因為原諒了,才能好好愛。


:主動關懷:

這項是我們的罩門。

因為帶了社團,讓她對關懷有了一點點的進步,她說一點點⋯

關懷的學問可大了,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別人的心理負擔,很容易就變成管閒事。這是我對關懷的迷思,變得不知道如何關懷人,也不喜歡無謂人士的關心。因此看到廣論班上熱心的班長、副班長當然尊敬了!!

因為她需要備課帶團體,一開始,她的心裡有著排斥,畢竟這些事她都未能掛保證地在生活裡充份實踐,這下子就要上前線傳道。這個心情我超級懂的啦!!!後來,她體會到原來在備課的過程中,是幫助她自己不斷地加深這些過去知道了卻未完全體會實踐的事。所以,換個角度想,我們不過是透過幫助自己的過程中,希望能點亮其他人心中的小火苗吧。

“為什麼我們要去關懷別人〞

〞要如何關懷別人〞

軒對為什麼的註解是,因為我們願意去關懷每個人。這我懂,去愛的意思。那用什麼方法呢?軒說,首先要了解人。了解這個人的各方面,比方說家庭,因為這裡是人生命的開始,童年對我們成人的生活有一定的影響。因為對不習慣被關懷的人來說,好意的關懷很容易變成負擔,就是台語裡說〞好心被雷親〞。所以我們只能透過了解,才知道用什麼方法比較好。軒,期待你更多的關懷分享﹗﹗

問軒她的父母是否覺得她有改變?她說具體的改變沒有實例,廣論倒是啟發她內心裡對父母的感恩。和親戚之間呢?她說多了些想了解他們的心情。這和我的反差,因為角度不同,我想軒的方式是以成人的方式去看待他們,而我做的還是小孩式的反應。當然,親戚本身和自小與他們互動的關係也是面對這個課題的變數。我還是以最適合現在的我的方式去做吧,但以成人的方式為目標。

雖然我不再每週聽課,但抱著殊途同歸的心情,和你一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World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